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研活动 >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《穷人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

人教版六年级上册《穷人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

2013年02月03日 15:19:38 来源: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 访问量:1165

赵晓华

设计理念

教学中以读为主线,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,在读中有所感悟,在读中培养语感,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。给足孩子时间,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对话,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;创设一个平台,让教师、学生、作者、文本进行平等的语言交互、思想交互、情感交互;创设一种情境,让学生展开联想,敞开心扉,去感悟人物的内心,从而受到爱的教育。

教学目标

1、理解课文内容,感受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贫困和悲惨;

2、品读课文,感受桑娜的勤劳、淳朴和善良,学习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。

3、抓重点词句,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
4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找准文眼,酝酿情感

1、同学们,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《穷人》这篇课文。吴老师相信你们一定知道了“穷人”在文中指的是哪些人,谁能告诉我呢?

2、在这些穷人中,作者主要写了谁?

3、桑娜和渔夫虽然贫穷,但是——

4、师概括总结,板书:善良。

二、整体感知,触发情感

1、这节课,我们走进桑娜,走进她的内心世界,去感受她那颗金子般善良的心!

2、通过预习课文(1—12自然段),你们知道作者是通过哪几件事来描写桑娜善良品质的?

3、生汇报,师归纳整理四件事。

A、牵挂海上丈夫   B、不抱怨生活  

C、探望西蒙       D、抱养西蒙的孩子  

4、全班齐读四件事。

5、师:看来善良的人对待任何人,对待任何事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。这四件事中,哪件最能体现桑娜的善良?(板书:抱养孩子)

三、精读品味,领悟情感。

<一>、感受桑娜义无返顾的举动。

1、是啊,西蒙死了,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走了,一户穷人家唯一的一个大人走了,这对于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来讲只意味着一条路、一个字——死。可幸运的是——桑娜抱回了两个孩子。请大家一起朗读第8自然段,想想桑娜是怎样抱回孩子的?

2.桑娜抱回孩子的那一刻,她有没有多想?(没有)从这一段的哪句话看出来?(出示:她的心跳得很厉害,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,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。)(齐读)

3.理解“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” ,“非这样做不可”的意思?

4、引读:是啊,她没有想,家里多了两张嘴,吃饭会更困难,只知道——(生:非这样做不可);他也没有想,把人家的孩子抱回家,自己的孩子会更苦,只知道——(生:非这样做不可);她也没有想家里七口人如今变成九口人,丈夫会更苦,只知道——(生:非这样做不可));更没有想到这样做她自己会更苦?只知道——(生:非这样做不可)。

5.小结:可见桑娜抱回孩子完全是发自内心淳朴善良的本质,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美德。

6、带着感受朗读这句话。(她的心跳得很厉害,……)

(二)感受桑娜忐忑不安的内心。

1、师:可这一抱给桑娜的内心带来极度的不安。请大家精读第⑨自然段,看看从桑娜的心理描写中,你能体会出她怎样的复杂心情?

2、引导:初读后,可以抓住自己最喜欢的或最受感动的一两句话细细琢磨,上下桌还可以合作学习,互相交流。

3、学生汇报:

(1)“他会说什么呢?这是闹着玩的吗?”

师: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并展开想象,渔夫会说什么?

师:为什么桑娜会这么这么想呢?

生:家里穷,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……

(2)理解“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……”

师:引导抓住关键词,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写出渔夫够苦够累的?

说话练习:用上“尽管……还是”说说一家生活怎么够渔夫受的?

4.这一切的一切,桑娜心里明白吗?(她比谁都清楚,丈夫为了养活一家人,起早摸黑,风里来,雨里去,他简直是拿生命在拼啊!所以他担心地想:他会说什么呢?

5.创设情境(老师扮演桑娜,生扮演渔夫),引导学生展开想象,渔夫回来后,知道了这件事,他会说什么呢?在桑娜看来,渔夫会说什么?

生:桑娜啊,你怎么这么傻,自己的五个孩子都养不活,怎么把两个孩子抱回来呢?

生:桑娜啊,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都不与我商量就自作主张呢?

生:桑娜啊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你这决定太草率了吧!

……

6、学法迁移:刚才,我们不但抓住了关键词语理解的句子,还联系上下文,展开想象来体会情感。下面请你们再这样的方法学习最后两句话。

7、小组合作学习:“那也活该,我自作自受……恩,揍我一顿也好!”

引导:抓住“活该” “自作自受”“揍我一顿也好”“!”等进行理解。

汇报:对最后2句话的理解?从中体会到桑娜怎样的品质?(善良,宁愿自己受苦,也要帮助别人)

朗读体会:

师:多么善良的桑娜啊!她那宁愿自己受苦,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,多么震撼人心啊!同学们,一起来把桑娜这时候的心声说出来好吗?(那也活该——)

8、再读第九段: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。

四、以穷衬德,升华情感。

1师:同学们,桑娜只是抱回两个孩子,怎么会让她如此倍受煎熬呢?这都是因为她一家也是——穷人!     

2请你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,说说哪里可以看出桑娜家庭贫穷?

3对于一个艰难度日的家庭来讲,现在又多了两个人,简直就是——(雪上加霜,火上浇油)?如果说刚开始没有经过深思熟虑,而后来经过了激烈思想斗争的桑娜还是坚持留下孩子,甚至是——揍我一顿也好!她的善良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对孩子的怜爱中!(板书:怜爱)   

4 同学们,读到这里,你还觉的桑娜是个穷人吗?为什么?

总结:其实,桑娜并不穷,因为她的精神是富有的,她人穷志不穷,她人穷德富。(板书:德富)

教学反思:
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、理解、欣赏和评价的能力。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,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。在本课中,我采用抓重点词句进行品析、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;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、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,进行合理想象。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桑娜的美好心灵,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。

一、突出主体,注重层次。

突出主体性,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已学习的过程,本案例的整个教学过程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,全程参与,力求让学生“自主学习,自俗学习,自得学习”,注重层次性,即“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理解课文。”例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桑娜义无返顾的举动时,让学生找出关键语句,再揣摩评析,然后创设情境朗读,读出桑娜的善良。从“感知”到“揣摩”,再到“吟诵”由浅入深,层层递进的阅读过程,引导学生沿着这条思维途径,一步一步地阅读理解。

二、语言和精神统一观

在整个教学过程中,没有丢开文本语言搞腾云驾雾式的内容分析,也没有脱离内容搞支离破碎的语言训练,而是有机地把两者统一起来。教师在解读“桑娜忐忑不安的内心”的过程中,研究“忐忑不安”、“自作自受”这两个词语,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,联系上下文理解,然后再创设情境(老师扮演桑娜,生扮演渔夫),引导学生展开想象,渔夫回来后,知道了这件事,他会说什么呢?在桑娜看来,渔夫会说什么?最后回到文本,以穷衬德,进一步体会桑娜金子般的美好心灵,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穷人虽穷但志不穷。这样,文本的内涵拓展了,学生的精神空间扩大了,看问题的视野也开阔了。

三、朗读训练,读出个性。
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中说:“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,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,体验和理解,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。”

《穷人》的教学中,教师努力创设一个民主、平等、宽松、和谐的教学气氛,充分让学生自读,比赛读,评读。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,说出感受,读出感受,有的说怕丈夫回来,要读得非常紧张,有的说怕丈夫回来责怪,要读得害怕、担心……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读,使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桑娜的善良,达到情感陶治,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,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。

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,在阅读教学中,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,才能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。 

编辑:侯俊武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搜索框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 特此声明。